我不想再因為一碗黃燜雞破防了,盲盒式點餐該何去何從?

近日,“3·15”晚會揭露了外賣行業的食品安全問題,其中“楊銘宇黃燜雞飯”某加盟店被曝使用過期食材、回收剩菜再售賣,甚至通過添加色素來掩蓋牛肉變質等惡劣行為。這一曝光引發公眾強烈關注,甚至有外賣員站出來披露,一些餐飲店存在食品衛生隱患、使用隔夜菜等問題,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對外賣食品安全的擔憂。社交平臺上,“外賣員從來不碰的外賣有哪些”迅速成為熱議話題,而黃燜雞飯更是被多名外賣小哥點名勸退。

外賣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最關心的焦點之一。這不僅是因為外賣食品直接入口,影響健康,更在于消費者無法親眼看到餐飲店的制作環境和食材狀況,完全依賴商家的誠信。然而,近年來屢次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,讓人們對外賣行業的信任逐漸崩塌。從知名連鎖品牌到街頭巷尾的小店,從堂食餐廳到只做外賣的“幽靈廚房”,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,令人不禁懷疑:點外賣,真的變成了一場“盲盒”式的**嗎?

我不想再因為一碗黃燜雞破防了

要真正打破消費者的這種不安,外賣平臺和監管部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不可否認,近年來,相關機構的監管力度有所加強,平臺方也推出了舉報機制,如鼓勵外賣員監督商家、用戶可查看商家后廚直播等,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透明度,也取得了顯著的治理成效。然而,“楊銘宇黃燜雞飯”事件的曝光,仍然表明食品監管存在盲區,執法力度尚未完全覆蓋所有違規行為,處罰措施也不足以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作用。

? 版權聲明
評論 搶沙發
加載中~
每日一言
不怕萬人阻擋,只怕自己投降
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, I'm afraid their surrender